“你們公司符合這項政策的申報條件,申報成功后能進一步深化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3月8日,在武漢市江岸區岱家山科創城,技術服務部負責人余新強收到江岸區科學技術協會的一個項目申報通知后,立即根據相關條件找到武漢南北極測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上門為企業解讀政策,協助申報項目。

“有了岱家山科創城提供的這種貼心服務,我們在這里能專心研發、安心生產。”企業負責人李金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在岱家山科創城,政策申報、知識產權、聯絡高校院所、投融資等“九大專員”為企業提供“保姆式”“秘書型”服務,滿足了人才、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孵化需求。

據統計,10余年間,從岱家山科創城走出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23家。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今年1月公布的2021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價結果中,武漢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再次獲得“A類優秀”,是2015年以來我省唯一一家連續獲全國考核評價“A類優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近日,記者走進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個面積約300平方米的研發車間,只見工作人員正手持一把激光焊接槍,將焊接頭對準鋼材交接處直線移動。隨著火花四濺,一塊鋼材被垂直焊接在另一塊鋼板上。“這是我們研發的‘明星產品’,在焊接槍上就可直接設置參數,與遠處的主控器無線連接,工人就不用來回設置相關參數,極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該公司負責人尹鋼說。

從最初創業的4人到如今的63名員工,從100平方米辦公室到1500平方米辦公場地,從年銷售額10多萬元到如今的營業收入突破2000萬元……10年間,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岱家山科創城的大學生眾創空間走進孵化器,再進入加速器,實現了“三級跳”式發展壯大,2017年成功掛牌新三板,如今在國內工業激光切割和焊接領域躋身前列。

余新強介紹,2021年3月,全市首個“校企合作服務中心”在岱家山科創城成立,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輕工大學與園區4家企業簽訂協議,搭建了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服務平臺。

六合天地(武漢)環境有限公司是一家為城市商業綜合體提供專業環保配套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餐飲廢水自動處理設備是該公司拳頭產品,曾被納入武漢市創新產品目錄。“我們公司在岱家山科創城幫助下構筑了一條知識產權‘護城河’,目前已擁有45項知識產權。”該公司負責人王德坤介紹,目前,該公司產品被武漢的盒馬鮮生、凱德廣場等商業綜合體使用,并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2017年,該公司銷售收入只有10多萬元。2021年,該公司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公司的核心技術將給我們爭取更多市場份額。”

據介紹,作為全國首家“知識產權特色小鎮”,岱家山科創城設立知識產權服務專員并聘請知識產權創業導師,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創業輔導。科創城還與第三方專利機構合作,深度挖掘企業技術創新點,全方位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余新強表示,岱家山科創城“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鏈條孵化載體和孵化體系,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對應的“土壤”。在這里,一批批創業者和初創企業入駐,一批批高成長性企業被成功孵化。他介紹,2021年,園區23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而在此前的“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園區有100家企業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記者 彭仲 見習記者 汪麗婷 )

標簽: 岱家山科創城 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級科技企業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