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家長求助:我家兒子現在三年級了,他每次做完作業,我都要幫他檢查,他總是藏著掖著不讓我看。一旦被我查出來錯誤,他就會大發雷霆,特別煩躁。我讓他把錯誤訂正了,他甚至會摔門。每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我都跟他說,你生氣是可以的,但你不能摔門啊,有錯沒關系,你要知道怎么改就行了。可即便我這么說,第二天還是老樣子。請問我該怎么辦。

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殷飛送給家長三句話:第一句話:要了解過往的行為。孩子在幼兒階段、小學低年級階段,如果搭積木,或者拼圖,做得不好的時候,孩子有沒有耐心地去解決問題?情緒怎么控制的?這個很重要。家長一定要重視幼兒園老師的反饋,孩子的行為模式會往后延續。當然,了解過往行為并不是為了糾對錯,而是要反思孩子的個性特征和你的教養方式。

第二句話:家長事后要帶著孩子做復盤。等他情緒好了,跟他說:“剛才媽媽檢查你作業的時候有錯誤,然后讓你訂正,你一下子就失控,是為什么呢?”他可能會說:“我已經花了很多的時間了,還是沒做對,我跟自己著急,然后又被你一講,馬上叫我訂正,我很煩?!?/p>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媽媽也跟你商量,我們有沒有辦法用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溝通?不甩門,也不對爸爸媽媽大喊大叫,有什么話好好說。”孩子寫作業很辛苦,家長先別急著讓孩子訂正,要看見他的努力,抱抱他,給他一點情緒價值。在解決問題之前先解決情緒,情緒解決好了,才能解決作業問題。

有的家長表示,自己也懂正面管教,非暴力溝通,但有時候你越理解他情緒,他越是撒潑,越是跟你肆無忌憚,怎么辦。這時候,就要用到第三句話:要堅持做對的事情!當孩子撒潑任性的時候,一定要給他當頭棒喝。當頭棒喝不是“打”,而是讓孩子停下來,懂得有底線、有邊界。當孩子惡狠狠地瞪母親、奶奶或婆婆的時候,這時候,家里的男性很重要,父親、爺爺或外公一定要站出來,要把臉拉下來跟他好好說,讓他尊重別人,告訴他這個方法不可以,不可以傷害自己,也不可以傷害別人,明白家有家規,校有校紀,國有國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石偉

標簽: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