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成都9月10日電(記者袁波)記者10日從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獲悉,目前,成都市氫能產業鏈匯聚企業達105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上市企業7家。2025年1至6月,成都氫能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80億元,同比增長23%。

2025年6月,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四川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5—2035年)》,對四川氫能產業進行了謀劃。成都近五年先后出臺6個專項產業規劃和扶持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制-儲-運-加-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成都車載儲氫設備、加注設備、制氫裝備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中材科技儲氫瓶市場占有率30%、全國排名第一,厚普股份加氫設備市場占有率20%、全國排名第三,華能1860噸/年堿性電解水制氫工廠建成投運。

此外,由東方鍋爐與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四川大學、厚普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等五家單位聯合申報的“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氫儲運加注裝備)”獲批為國家級氫儲運加注裝備技術創新中心,重點開展氫儲存、運輸、加注等環節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動研究關鍵裝備產業化及相關檢驗檢測技術、評價方法標準化,進行技術試驗、孵化、示范、推廣等工作。

打造氫能應用場景方面,成都通過政策引導與企業創新雙輪驅動,將氫能兩輪車納入重點產業鏈布局,形成“輕綠氫行”等本土品牌;開通西部首條氫能公交示范線及跨省物流專線。2025年,成都拓展干線物流、冷鏈運輸等領域示范,重點打造“成渝氫走廊”“成德眉資氫能圈”等6條跨區域氫能干線。

氫燃料電池車加速發展。東方氫能與重汽成商聯合研發的7類氫能車輛(如49噸重卡、31噸攪拌車)于2024年批量交付;目前,成都已經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1000余輛,覆蓋公交、物流、環衛等多場景,建成加氫站10座,已形成西部規模最大的氫能交通示范網絡。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五年,成都將聚焦降低用氫成本、創新應用場景、爭取氫能試點、建設加氫站、打造氫能交通網絡,形成從制氫、儲運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生態。按照錯位協同、集聚集約原則,成都市構建以武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郫都區、彭州市為核心發展區,成都高新區、四川天府新區、青白江區、新津區、金牛區等區(市)縣為協同發展區的“五核+五協”產業發展格局。

標簽: 成都 上半年氫能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