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河池市宜州區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據統計,10月1—8日,該區累計接待游客69.14萬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旅游總消費5.87億元,同比增長12.59%,文旅消費潛力得到有效激發,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劉三姐故里景區內人潮涌動。吳銀飛 攝

活動現場。吳銀飛 攝


(資料圖)

劉三姐故里景區成為眾多游客青睞的熱門打卡地。景區內游人如織,一家人、情侶、好友結伴同游的場景隨處可見。在寨門前,游客們紛紛裝扮成“莫老爺”“桃李羅”三大秀才等角色,與“劉三姐”激情對唱山歌,沉浸式體驗歌謠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大家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瞬間。來自廣東的黃先生興奮地表示:“我們專程來感受原汁原味的劉三姐文化,欣賞下枧河的秀麗風光,品嘗地道的河魚美食。”優美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完善的服務體驗,贏得游客的一致好評。游客覃女士也分享道:“這次行程中,坐船游覽、導游服務都非常到位,孩子不僅近距離領略了自然美景,還深入了解了劉三姐的故事,品嘗了宜州特色美食,收獲滿滿。”

游客沉浸式體驗山歌對唱。吳銀飛 攝

游客正在搶繡球。吳銀飛 攝

與此同時,擁有1300余年歷史的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懷遠古鎮,以“豐收、團圓”為主題,精心策劃了一場富有傳統韻味與創意內涵的文化盛宴。古鎮以非遺民俗為魂、創意貢品為媒,吸引八方游客沉浸式感受中秋佳節的文化氛圍。漫步古鎮,街道兩側燈籠高掛,紅火喜慶。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家家戶戶門前陳列的匠心貢品:潔白棉花制成的玉兔靈動可愛,金黃南瓜雕刻的龍鳳栩栩如生,而承載數百年歷史的特色畫餅,更以精巧紋樣傳遞著民間智慧與美好祈愿。

懷遠古鎮居民門前的祭月儀式吸引大量游客拍照打卡。吳銀飛 攝

“孩子們親手繪制白月餅,這樣的沉浸式體驗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來自貴陽的游客李先生專程驅車前來,感慨道,“這樣的傳統習俗應該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古鎮“彭記白餅”負責人盧建林介紹:“我們是全國唯一保留畫餅習俗的地方,這項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國慶期間,許多游客專程前來體驗畫餅,生意比平時翻了一倍。”

游客正在體驗傳統的古鎮畫餅。吳銀飛 攝

游客打卡宜州四牌樓。吳銀飛 攝

在慶遠鎮小南門,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游園活動在綿綿細雨中熱鬧上演。居民與游客歡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充滿溫情與歡樂的節日盛會。街道兩旁,居民們擺出精心準備的祭月供品,自制月餅圖案精美,果蔬拼盤色彩斑斕,宛如一幅民俗藝術畫卷。來自北海的游客廖女士贊嘆道:“來到宜州,看到滿街的燈籠和貢品,感覺特別美,整個社區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能和大家一起祭月、賞月,這樣的體驗非常難忘!”

居民與游客們祭月、賞月。吳銀飛 攝

慶遠鎮小北門游園。吳銀飛 攝

近年來,宜州區緊扣特色旅游發展方向,深入挖掘劉三姐文化內涵與民俗風情,以一年一度的劉三姐文化旅游節為重要載體,持續推進劉三姐故里景區改造升級、劉三姐歌鄉研學小鎮續建、九頭山景區新建等重點項目。如今,多元化的旅游產品體系逐步完善,旅游產業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劉三姐”文化品牌持續擦亮,展現出文旅深度融合的豐碩成果與廣闊前景。

標簽: 實況網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