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被海爾生物(688139)吸收合并未果后,今年以來,上海萊士(002252)已多次發布增持、回購計劃,但公司股價仍未有起色,年內股價表現明顯跑輸大盤。不斷增持、回購背后,上海萊士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


(相關資料圖)

股價跑輸大盤

交易行情顯示,9月22日,上海萊士股價繼續下跌,收盤價報6.75元/股,公司股價已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在后復權形式統計下,今年以來,上海萊士股價累計下跌5.72%,同期大盤累計漲幅為33.1%。

資料顯示,上海萊士的主營業務為生產和銷售血液制品,主要產品為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產品等,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之一。

上海萊士最新公告顯示,控股股東海盈康(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盈康”)增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增持期間,海盈康通過深交所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7293.53萬股,占目前公司總股本的1.1%,增持總金額約為5億元。

據了解,海盈康此次增持系“頂格”增持,其計劃增持金額為2.5億元至5億元。增持實施后,海盈康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海萊士約19.85億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約29.9%。

不止控股股東出手。今年9月初,上海萊士發布公告稱,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Jun Xu(徐俊)、副總經理沈積慧、副總經理陸暉、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劉崢、副總經理宋正敏、財務負責人陳樂奇、副總經理黃勤兵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600萬元,增持所需的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

此外,上海萊士還在進行回購中。截至8月29日,上海萊士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832.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3%,最高成交價為7.09元/股,最低成交價為6.62元/股,成交總金額為4.7億元(不含交易傭金等交易費用)。根據回購安排,公司擬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為不低于2.5億元(含)且不超過5億元(含)。

上海萊士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股價受宏觀市場環境、行業政策導向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為傳遞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及控股股東采取了相關積極措施,控股股東增持及公司股份回購事項,是基于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旨在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近期,公司再度披露《關于公司部分董事及全體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本次增持是出于對公司拓漿脫漿戰略發展規劃的堅定信心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而做出的決策。

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

除了股價遲遲未有起色,今年上半年,上海萊士還出現了營收、凈利雙降的情形。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萊士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39.52億元,同比下降7.06%;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0.3億元,同比下降17%;對應實現的扣非凈利潤約為10.4億元,同比下降7.84%。

上海萊士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營業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受政策和供求關系的影響,白蛋白和靜丙的收入出現了下降。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引導和臨床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公司凝血因子類產品市場快速成長。其中人纖維蛋白原銷售數量同比增長29.7%,人凝血因子Ⅷ銷售數量同比增長34.4%。如果扣除去年一次性的投資收益的影響,扣非凈利潤的下降幅度,與營業收入的下降幅度基本一致。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增持和回購未能提振公司股價,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市場對公司基本面的擔憂以及對未來增長潛力的不確定。盡管增持和回購通常被視為公司對其自身前景的信心表現,但若公司的財務數據不佳,投資者可能會認為這些舉措不足以抵消業績疲軟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表示,增持與回購雖釋放一定積極信號,但公司股價能否趨勢性反轉還要看市場的反應。

余豐慧進一步表示,上海萊士在血制品行業中的地位穩固,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技術優勢;雖然面臨短期業績下滑的壓力,但公司正在通過增加漿站數量、拓展產品線等方式尋求增長。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行業變化,上海萊士需要持續創新并優化其商業模式,才能實現長期穩健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年底,上海萊士與公司實控人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爾生物共同籌劃重組,由海爾生物通過向上海萊士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上海萊士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過,這一事項于今年年初宣告終止。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