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叔叔阿姨,買份報紙獻愛心吧!”10月18日下午,龍湖蘇州相城天街內暖意融融,身著紅色小馬甲的揚子晚報蘇州小記者們,手捧著帶著油墨香的《揚子晚報》,以稚嫩卻堅定的聲音主動向市民叫賣。在一次次溫暖互動中,小記者們在售賣里解鎖成長密碼,書寫屬于自己的愛心篇章。
小身影里的“大智慧”,用堅持突破困難
活動中,來自蘇州市東中市實驗小學校二(2)班的竇義淞一點兒不怯場。初次嘗試叫賣,他沒有急匆匆穿梭在商場間,反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策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看到,每當有市民從扶梯上下來,他便立刻挺直小身板,帶著清亮的聲音主動上前,一邊遞出報紙,一邊清晰地向市民說明賣報的意義。從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到一次次從容開口介紹,竇義淞不僅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表達勇氣,更在這份“等待與堅持”里,悄悄讀懂了“不急躁、敢嘗試”的成長意義。“我覺得成功貴在‘堅持’!”竇義淞表示,這次賣報經歷,讓他更加了解了堅持的意義。
奔跑的售報“小旋風”,傳遞雙倍溫暖
蘇州市敬文實驗小學校三(5)班的張睿宸格外惹眼。他抱著一疊報紙,在商場里跑上跑下,從一樓到二樓,腳步輕快得停不下來,額頭上冒了汗也不在意。問他累不累,他只搖著頭笑。看到身邊小伙伴手里的報紙沒賣出去幾份,他干脆主動伸手幫忙,自己的報紙夾在胳膊下,另一只手托著同伴的,倆人手拉手一起吆喝著售賣。
“賣報紙就跟拆盲盒一樣有意思!”面對記者,張睿宸眼睛亮晶晶的,語氣里滿是興奮,“你永遠不知道售賣對象會怎么回應,有時候叔叔直接掏錢買,有時候阿姨會笑著夸我勇敢,每次都有不一樣的小驚喜!”滿懷著期待,他跑遍了商場的角落,清脆的聲音和不停穿梭的小身影,成了現場最溫暖的風景。
活動最后,不少小記者家長表示,比起售賣的數量,他們更在意小朋友在售報過程中學會主動表達、懂得堅持。“這種從內而外的成長,才是這次愛心售報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來自蘇州市新康實驗小學校二(2)班施晏琪的家長說道。
揚子晚報蘇州小記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澤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視頻 劉皓月 徐澤彤
標簽: 最新資訊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