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以后她能正常跑跳嗎?”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病房里,哈薩克族姑娘胡瑪爾古麗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托合提古麗爾,關切地詢問醫生。“術后三個月就可以逐步增加運動量,慢慢會恢復正常。”聽到這一答復,胡瑪爾古麗眼眶泛紅:“太好了,謝謝你們!”

托合提古麗爾剛剛接受胸腔鏡微創手術,困擾她7年的先天性心臟病終于得到根治。從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到鹽城市,這對母女跨越4000公里的求醫路,因醫療援疆有了圓滿結果。

“這位維吾爾族老哥患有重度主動脈瓣反流伴主動脈根部明顯擴張,手術難度高。經過精心準備,我們最終成功為他施行了手術。”玉山江·伊沙克江是今年首位通過江蘇援伊·鹽城工作組醫療援助接受手術的察布查爾患者,近日,來自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援疆醫生任萍安和同事回訪時,見到玉山江·伊沙克江身體狀況良好,欣慰不已。

“以前縣里治不了大病,我們得往伊犁、烏魯木齊跑,非常折騰。”玉山江·伊沙克江道出當地曾經的醫療困境。2023年9月,江蘇援伊·鹽城工作組與當地簽訂托管協議書,以“整院托管”為核心,有序開展“市包院”“院包科”“小組團”幫扶,培養當地醫療新生力量。同時,采取壓茬式、不間斷“候鳥式”柔性援疆,已為察布查爾衛生系統引進46名柔性援疆專家,其中26名直接駐點縣人民醫院。

“不僅要治好病,更要教會本地醫生治病。”阜寧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援疆醫生嵇亞軍是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民醫院首任“托管院長”。兩年來,援疆團隊通過“師帶徒”“名醫工作室”等方式,帶動心內科、重癥醫學科等6個學科能力全面提升,累計帶教學員216人,選送30名察布查爾醫療系統骨干赴鹽城進修。“援疆專家手把手、一對一指導,我學習到了骨科領域的新技術,特別是對脊柱及關節內鏡微創手術有了更深的理解。”當地縣醫院骨科主任柴盛德表示。

膝關節表面置換術、雙通道脊柱內鏡微創手術……這些在伊犁州三級醫院也屬于高難度、高精準手術,如今已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民醫院常規開展,本地醫生逐漸成長為能獨立攻克復雜病例的中堅力量。

醫療援疆的溫度,不僅在手術臺,更在基層一線。援疆專家團隊定期深入農牧區、社區,累計開展義診120余場,惠及群眾超6000人次,捐贈藥品價值數十萬元。

走進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民醫院,占地134畝的現代化醫療綜合體矗立,300張開放床位、20個臨床科室、6個醫技科室的完整體系,全面覆蓋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需求,遠程診療系統聯通東西兩地……從黃海之濱到伊犁河谷,仁心仁術正在書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答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盧曉琳

標簽: 最新資訊